基於環境友善及綠色製造之企業營運永續發展,穩懋關心氣候及環保議題,持續針對能源管理、溫室氣體排放管理、空氣污染防制、水資源管理、廢水及廢棄物管理等面向進行監督及減量改善,落實並致力降低製造過程中所產生對環境的衝擊。穩懋訂定『環境保護及職業安全衛生政策』,於環境、安全與衛生政策中,全力推動各項減量活動與資源再利用,以符合法規與環境保護相關事項之承諾。
穩懋支持維護生物多樣性及森林保育,持續照顧與維持廠區內的草木綠植,積極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(Taskforce on Natur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 TNFD)框架的發展,並制訂『生物多樣性及不砍伐森林政策』,以降低環境變遷及棲地破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。
為實現環境永續的承諾,導入環境相關之管理制度與認證,取得環境管理系統(ISO 14001)認證及溫室氣體(ISO 14064)認證。穩懋未來新建廠房也會採用綠建築工法,落實建築節約能源。

1,043,709
kWh
節電量

738
ton CO2e
減碳量

308,055
噸
水回收再利用

淨零路徑
穩懋重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,致力推動低碳轉型,2021年啟動淨零碳排規劃,在董事及高階長官支持下成立「節能減碳專案小組」,2022年穩懋參考並依循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(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, SBTi) 之企業淨零標準(SBTi Corporate Net-Zero Standard)內容,以2021年為基準年,設定範疇1及範疇2之近期科學減碳路徑達到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.5℃以內的目標(每年以4.2%線性減量),長期科學減量目標為2050年,即範疇1、範疇2及範疇3之排放量較2021基準年絕對減量90%,殘餘碳排將採取相關措施中和而達到淨零排放,透過淨零策略,展現減碳的決心,並定期檢視淨零路徑與實際排放是否一致,關注減排相關技術與議題變化,持續調整淨零策略。
2023年穩懋於華亞廠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,已取得第三方認證,後續將陸續導入ISO 50001於其他廠區,以系統化方式進行管理,持續改善能源使用效率,達成減少用電之目標。

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
穩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低碳市場轉型,積極關注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風險與衍生的機會,由董事及高階主管支持及監督下,召集相關部門成員成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 TCFD)業務小組,進行機制建立與強化作業,以「治理」、「策略」、 「風險管理」和「指標和目標」四個面向,擬定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與行動,共同鑑別及執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本公司衝擊及影響程度,找出危害公司潛在風險及可能的機會,並定期檢視量化目標與績效指標。
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業務小組2023年共鑑別31 項氣候變遷風險,其中有25項風險與本公司相關,9 項列為關注風險,包含極端氣候、客戶偏好改變及商譽;共鑑別22 項氣候變遷機會,其中有13 項機會與本公司相關,9 項列為關注機會,以研發低碳產品、提升能資源利用為重點項目。
公司訂定相關政策與環保目標,鼓勵同仁提供減碳、節水、減廢之相關管理方案、開發節能產品與服務,以趨緩全球氣候緊急狀況及建立環境永續之文化,提案同仁可藉由EHS方案競賽獲得獎勵金,亦可同時參與公司「創新、服務、效率傑出獎」之競賽。此外,公司積極響應碳揭露專案(CDP)與道瓊永續指數(DJSI)之氣候議題問卷回覆,揭露氣候議題管理及碳排放數據等相關資訊,2023年穩懋連續四年入選「DJSI道瓊永續世界指數」;於CDP水安全管理榮獲「領導等級」之評級,氣候變遷則取得「管理等級」之評級。2023年穩懋亦參與SGS「ESG Awards」,榮獲「碳管理」之肯定。
溫室氣體管理
溫室氣體的排放量,是造成氣候緊急狀態的主因,企業的溫室氣體管理,是各利害相關者關心的主要議題之一。自2011年起,依照ISO14064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,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標準機制,每年定期盤查全公司各廠區之溫室氣體排放量,並通過第三方驗證公司查證,2023年由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盤查,以完整掌握溫室氣體使用現況並且作為減量成效之驗證。穩懋以營運控制做為盤查邊界,範疇包含所有廠區(華亞廠、華亞二廠及龜山廠)之管理製程與設施,盤查涵蓋之溫室氣體種類為: CO2、 CH4、 N2O、 HFCs、 PFCs、 SF6、 NF3。 全廠並未使用臭氧層破壞物質(ODS)。
直接與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其排放密集度(範疇一、二)
為掌握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,找出大宗排放源進而規劃減碳策略,自2020年依照ISO 14064:2018標準及環保署碳足跡資料庫與世界永續發展委員會(WBCSD)之盤查技術文件,計算各項主要其他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量,於2021年起每年通過ISO 14064:2018標準的外部查證。2023年,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4,46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,盤查結果如下所示,其中以上游購買的商品與服務所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為最高,其次為外購所使用的燃料與能源之溫室氣體排放。
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(範疇三)
溫室氣體減量策略
穩懋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量,藉由盤查量化數據,找出碳排放熱點並尋求減量機會,2021年成立「節能減碳專案小組」,由副總經理擔任主席,每季開會檢討執行狀況與未來計畫。2023年穩懋於華亞廠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,於年底取得第三方認證,後續將陸續導入能源管理系統於各廠區,每季召開能源管審會議及環安衛管審會議,積極實施溫室氣體減量計畫,以達公司淨零排放目標。
由2023年溫室氣體盤查之結果發現,直接溫室氣體主要排放源為製程使用PFCs氣體,且PFCs具有高全球暖化潛勢之特性;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源則來自於電力使用,因此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聚焦於含氟氣體與電力減量,也針對此二項擬訂管理策略與目標。2023年穩懋改採較低碳排之能源使用,將華亞廠區使用之燃煤汽電,改為使用台電,降低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。
此外,穩懋參與環境部溫室氣體抵換專案計畫,於2023年汰換產線之尾氣處理設備,大幅降低製程PFCs溫室氣體的排放,此專案於2021年通過環境部審議並完成註冊,未來將依專案期程向環境部申請溫室氣體減量額度。
2023年度排放量盤查結果
2023年完成節能與減碳管理方案計20項,建置成本共9,153,810元,節電效益為1,043,709kWh,減碳效益達738公噸CO2e:
再生能源規劃
• 穩懋分別於2022、2023年投資1,470萬元設置容量250千瓦及1,980萬元設置容量314千瓦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,產生零碳再生能源供龜山廠使用。
• 預計分別於2024、2025年開始產生再生能源總發電量67萬度、減少碳排放量332公噸之效益。
水資源管理
桃園地區雖評估為低中度用水壓力區域,穩懋仍每日藉由石門水庫管理局水情資訊系統,適時調配水系統使運轉最佳化,除持續穩定各廠之供水現況,並避免枯水期間影響生產用水。另持續增加廠內之回收水量,且積極參加水利署推動之「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之再生水計畫」,並預計於2024年底前完成廠內「再生水系統」之建置,以配合文青水源回收中心之供水期程,可增加多元入水水源以達穩定供水,同時減少石門水庫原水之取用,並降低枯水期廠內用水短缺發生之可能性。
為達成「水資源永續循環再利用」之目標願景,致力推動於源頭減量、水回收再利用及水汙染防治等三大策略方向執行,期盼水資源穩定供應,並逐年提升整體水資源之用水效率。
取水量
穩懋主要用水來源為自來水、圳水(註)及地下水。自來水及圳水取水源頭皆來自於石門水庫集水區,水源屬淡水河流域且均為淡水,再分別經自來水廠(自來水)及南亞清水廠(圳水)供應至穩懋使用;地下水屬備用水源,僅供旱災期間或水廠(自來水或圳水)異常停水時之緊急短暫使用。而因2023年9~12月圳水管路時有經常性維修工程,導致供水狀況不穩定,因此地下水用水量於2023年度於穩懋華亞廠及華亞二廠仍有較高之使用狀況。
註:圳水定義為石門水庫之水源,為經由農田水利會之農田灌溉結餘水,經桃園大圳後,由南亞清水廠處理再供至穩懋使用。
各水源取水量比較表(單位:百萬公升)
晶圓每單位面積取水量及取水當量
排水量
華亞廠與華亞二廠排放廢水由華亞科技園區納管收集處理,龜山廠排放廢水由龜山工業區納管收集處理。為使廢水處理符合有效性及經濟性之目標,依製程廢水性質分類,各項廢水皆依其水質特性各別收集處理,最終達華亞科技園區或龜山工業區所訂之納管標準後排放,以期園區汙水廠之排放水質達到環境部所訂之放流水標準,避免對下游水體造成汙染。
總廢水排放量(單位:百萬公升)
晶圓每單位面積廢水排放量及廢水排放當量
耗水量
耗水量為總取水量扣除總排水量,其中造成耗水量之原因主要為冷卻水塔的蒸發飛濺,另則有員工飲用水、環境清潔用水、景觀池與澆灌用水、餐廳烹飪用水、產品生產之耗水及各水槽(儲水系統)之蒸發等因素。
耗水量統計表(單位:百萬公升)
節水計畫與成果
穩懋自2010年度起,持續執行各項節水專案計畫,並逐年提升整體水回收率,推估2022年度之執行專案增加之回收水量288,090公噸/年(執行專案增加回收率31.28%),2023年度之執行專案增加回收水量提升至308,055公噸/年,回收率為33.54%,回收水量較2022年度增加19,965噸/年,2023年執行專案增加回收率較2022年提升2.26%,顯示雖因LOCAL SCRUBBER用水增加,但因節水計畫的持續推動,故執行專案增加回收率仍呈上升趨勢。
廢棄物管理
穩懋積極推動源頭管理及廢棄物資源化,透過鼓勵各部門提出管理方案:關於製程原物料減量,進而可減少廢棄物或廢液產生, 達成年度管理目標,實踐環境零汙染的政策承諾。廠內廢棄物優先選擇回收再利用廠商,如貴金屬與化學品廢液等, 貴金屬的回收亦可將資源活化轉製成原物料,提升回收再生資源之效益,降低廢棄物直接處置(如:掩埋)對環境的衝擊。
統計全公司2023年廢棄物總量為3,758公噸,依類型可分為有害及非有害事業廢棄物,其中,有害事業廢棄物為2,463公噸,非有害事業廢棄物為1,295公噸。 廢棄物之處置方式分為處置移轉(回收、再使用等)及直接處置(焚化、掩埋等);全公司之非有害事業廢棄物中,統計一般固體廢棄物有302公噸, 其中,99公噸以回收再利用進行處置,203公噸以有能源回收之焚化作業為處置。
針對廢棄物處理,重視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,委託之處理商優先以回收再利用為主,2023年廢棄物再利用處理為2,899公噸, 若再加上焚化後之能源回收的再利用方式,廢棄物總回收處置達3,294公噸,廢棄物再利用率達88%。
生命週期評估、碳足跡、水足跡
穩懋依照ISO 14040、ISO 14067、ISO 14046標準,透過生命週期評估工具進行評估,計算原物料生產至晶圓廠製造過程(搖籃到大門)中各階段相關投入、產出資料,比對各階段可能造成之環境衝擊,同時進行產品碳足跡及水足跡計算,藉此了解對於環境的潛在衝擊方向,作為環境管理改善之策略及措施。2023年穩懋取得華亞廠及華亞二廠產品生命週期評估第三方查證,2024年完成龜山廠之產品生命週期評估,預計於2024下半年取得龜山廠評估之第三方查證,以獲得全公司6吋化合物半導體當量晶圓之生命週期評估資訊。
針對生命週期評估結果,「電力使用」於多項環境指標中佔有一定的比例,故穩懋華亞廠及華亞二廠於2023 將燃煤發電轉換使用較低碳排之能源(台電),逐步於各廠導入ISO50001 能源管理系統,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後續將持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評估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等措施,作為持續改善之策略。


請參閱完整報告書內容
閱讀全文